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具体到我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驱动我市发展的新引擎,为张家港市加快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着强大动力。近日,5家企业的负责人讲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故事”。
问:现在谈到中国制造业,都说是大而不强。面对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是如何在逆境中求得突破的呢?
答:2015年,沙钢粗钢产量中国第三,全球第六,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沙钢建厂40多年,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中国钢铁行业第一家引进75吨超低电炉连铸连轧,到后来引进亚洲第一座90吨超高功率竖式电炉炼钢,到后来建成5800立方米高炉,这就是创新的过程。
2007年,沙钢建了钢铁研究院,聘请了国际著名冶金专家江见俊彦担任院长,还引进了国际国内一批冶金专家。研究院建成以后,对于我们沙钢产品的研发、工艺的研发,成效非常明显。未来,沙钢将在科技创新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壮大发挥好科技人才作用,瞄准国际一流先进工艺装备、控制技术,改造现有设备,把沙钢建设成科技型企业,提高沙钢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问:说到科技创新,很多人都会联想到转型升级,沙钢在钢铁领域有40余年了,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答:沙钢发展过程中,转型升级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建厂初期我们沙钢主要生产窗框钢,巅峰时期,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60%,之后随着铝合金门窗在市场兴起,沙钢开始谋求转型,生产线材、螺纹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钢铁企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严重,沙钢又开始谋求新一轮转型做新产品。
我们沙钢转型升级始终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即“紧紧围绕钢铁主业”。近年来,沙钢提出围绕做强、做精钢铁主业,建设钢铁物流,向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建设配套企业,推进转型升级。我们建设玖隆钢铁物流园,包括贸易、加工、仓储、配送、金融、保税、电子商务等,不仅为沙钢,也为周边钢铁企业搭建了一个物流平台。
问:企业不是不想创新,但有些企业可能不创新还能勉强生存,一创新说不定就可能因为时间、资金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让企业走入死胡同,怎样做才能避免风险?
答:企业如果不创新就很难有持续的发展,当然创新也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付出一些代价,在这个时候不能因为有一些失误,有一些损失,就改变自己的方向,不再创新。我个人认为要把企业发展好,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决策非常重要。对项目的决策、投资的决策、管控的决策、产品的决策等不能发生大的错误;二是要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沙钢每五年都会制订五年发展规划,每年非常认真制订年度计划,按照市场的形势及时作出一些调整;三是作为制造业企业,一定要有新的技术。技术的应用对产品质量、安全、劳动效率提升、指标水平提升、效益的提高影响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