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ID:PW: 注册 / 忘记密码
最新: admin1   hmkj2022   beiming   long   sdfsdf   
  ┊  首页   ┊  价格行情  ┊  市场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厂动态  ┊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热门推荐 
挖掘发展潜力要利用“后发优势”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点击数:729  更新时间:2013-03-08

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召开第二场记者会。多位政协委员就宏观经济形势判断、城镇化建设等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近日关于“中国经济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增长”的推断引发媒体关注,林毅夫在此次记者会上完整地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依据。

“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有一个优势,叫做后发优势。”林毅夫认为,发展中经济体如果懂得利用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的后发优势,那么可以一倍于或者两倍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来发展,而且可以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等经济体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20年每年7.6%—9.2%的增长。二战以后,有包括这四个经济体在内的13个经济体每年经济增长达到7%或是更高,维持了25年或是更长。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也已成为这13个经济体当中的一个。

林毅夫据此预测,利用同样的后发优势,中国应该有潜力维持20年每年8%左右的增长。“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要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克服非常多的困难。”

这些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在场记者提出的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牵动人心、城镇化建设粗放等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改革前路显得千头万绪。后发优势带来的美好憧憬和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忧虑并存。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我认为最大的风险仍然是金融。”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原名誉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对于经济增长总是依赖投资拉动,以及投资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增长效率低下等问题表示担忧。

“部分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个不争的事实。”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记者会上坦言,像煤化工、平板玻璃、造船,甚至风电设备、光伏电池、多晶硅等行业都是严重过剩的。

李毅中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化解部分能力的过剩,“最根本的是对存量进行化解,提高这些行业的门槛,用各种手段来限制那些已经严重过剩的产业”。

林毅夫认为,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劳动生产力没有提高,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收入分配差距就不断扩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驱动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林毅夫认为,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要不断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利用国家的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避免城镇化过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厉以宁补充认为,除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改革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
  热门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广告投放 | 站内留言 | 
 版权所有 © 2007-2023 张家港市华讯网络集成有限公司-钢材超市™ Copyright © 2007-2021 苏ICP备05001389号-2 www.zggccs.com    页面执行时间:234.3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