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ID:PW: 注册 / 忘记密码
最新: admin1   hmkj2022   beiming   long   sdfsdf   
  ┊  首页   ┊  价格行情  ┊  市场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厂动态  ┊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宏观经济 热门推荐 
资产证券化优于城投债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点击数:637  更新时间:2013-03-22

城镇化今年成为投资热点,但庞大的资金需求仅仅依靠银行信贷等传统融资方式,恐怕捉襟见肘。

央行行长周小川也称,“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尤其是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方面,融资问题可借鉴国际上的金融工具,比如资产证券化、市政债等。”单单从信用而言,资产证券化明显优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的“城投债”。

通常而言,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种直接融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运用非常普遍。

地方政府债券指地方政府的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用于交通、通讯、住宅、教育、医院和污水处理系统等地方性公共设施的建设。市政债一般是以当地政府的税收能力作为还本付息的担保。

资产证券化是纯粹以资产信用为支持发行,这样就不需要政府承担信用,现在城投公司发债、贷款最后政府是否兜底、能否有实力兜底是笔糊涂账。北京大学副教授黄嵩称:“城投债风险很大,而资产证券化因为跟发起人(也就是城投公司)破产隔离仅以基础资产现金流为基础发行债券,就没有这种风险。”

城投债是当前我国基建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城投债存量共1530只,余额达1.95万亿元。城镇化概念的提出、地方政府的赤字扩张,让城投债获得足够的动力发展,但地方投融资体制和模式不断暴露许多问题和隐患。

地方政府本应负责公益性、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却投资了很多经营类项目,投资决策不讲市场原则,导致投资效率越来越低。当前大量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地方产业结构同构,主要都是地方投资政策造成。政府的无效投资是当前最大的浪费。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决定了融资工具的空间巨大。城镇化所需资金将可以由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如果工具运用得当,还能激活民间资本的一池“活水”。

吴敬琏曾说:“目前形成的经济体制是半市场、半统制的过渡体制。于是,从这种体制建立之日起,就引人注目地出现了‘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坏的时代’的两头冒尖状况。”政府退出经济活动是时候了,把该由市场做的还给市场。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
  热门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广告投放 | 站内留言 | 
 版权所有 © 2007-2023 张家港市华讯网络集成有限公司-钢材超市™ Copyright © 2007-2021 苏ICP备05001389号-2 www.zggccs.com    页面执行时间:467.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