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证 ID:PW: 注册 / 忘记密码
最新: admin1   hmkj2022   beiming   long   sdfsdf   
  ┊  首页   ┊  价格行情  ┊  市场行情  ┊  行业动态  ┊  钢厂动态  ┊  关于我们 ┊
本站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钢铁人物 热门推荐 
“钢痴”沈文荣就喜欢摆弄钢铁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点击数:1022  更新时间:2010-11-06

中国商业史上总有一些巧合的事情发生。

5月8日,中国财经杂志《新财富》2009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公布,有“钢铁沙皇”之称的沙钢集团总裁沈文荣以200亿元身价位列榜首。而随着当日中国中旺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仅10个小时,中旺董事长刘忠田便将内地新首富的桂冠“夺”走,颇具戏剧性。

不过,因为“首富”争夺的戏剧性,因为沈文荣夺冠“首富”的意外性,沈文荣这个一贯低调做派的苏南商人,还是激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好奇。

铁一样的性格

记者初识沈文荣是在2008年第八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当“钢铁沙皇”站在记者面前,沈文荣流露出的自然和谦逊表情让记者影响深刻。

曾与沈文荣有过工作往来的中国贸促会冶金分会主任孟建斌对记者表示,他对沈文荣最深的印象是踏实。而在下属眼中,沈文荣尽管是苏南人,但更像个北方大汉: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拍你肩膀一巴掌,感觉如同遭了一记铁砂掌。

在钢铁同行看来,沈文荣拥有“像铁一样的强悍性格”。只要不出差,沈文荣都会坚持6时40分在工厂门口迎候员工,当面给相关人员布置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0个小时,而且并不以为累。沈文荣认为:“空闲时间打打高尔夫和游泳,和在车间里转转没什么两样,都是需要出力气的事。”只是他根本不喜好前者,摆弄钢铁是沈文荣最大的兴趣。

1946年出生的沈文荣像那个时代的不少人一样,在干上炼钢以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职业。1968年中专毕业以后,沈文荣就成为沙钢前身——江苏省沙洲县锦丰轧花剥绒厂的一名钳工,其后不断升迁。1975年轧花厂集资45万元,新增设了轧钢车间,沈文荣升为副厂长。1983年在钢铁厂正式与母厂轧花厂分开的时候,出任钢铁厂副厂长,次年7月扶正。其后的25年时间,沈文荣带领沙钢演绎了一部精彩的沙钢神话。

险招制胜

1984年刚接任厂长的沈文荣就面临危机,小轧钢厂的年产量只有三四千吨,并且品种单一,周边乡镇的小轧钢厂有30多家,沙钢如同路边的小草弱小而淡薄。年仅38岁的沈文荣兵出险招,从而彻底改变了沙钢的命运,也开始将其强悍的个性注入沙钢。

沈文荣接任厂长后第一个重大决定就是收缩产品线,将大企业不屑一顾而小企业又无法上规模的窗框钢作为主导产品。经过4年努力,沙钢建成4条窗框钢专业化生产线,窗框钢产品达到13万吨,一举在国内市场占了3/5的份额。仅凭这一个产品,沙钢就迅速完成了资本积累,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赚到了第一桶金,并进入国家二级钢铁企业之列。

1988年底,当沙钢刚刚积累了一点“家底儿”时,沈文荣又希望用全部家当从英国购买了一条75吨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生产螺纹钢。但是,这套代表国际高科技先进水平的生产线,即便是国内大钢厂也无人问津,冶金行业众多权威也表示反对。

但是,心意已决的沈文荣表示:“就是设备买来运行不了,也要放在那里办成个展览馆,我自己在门口卖票,5分钱一张,让同行都来学习沈文荣的教训。”事实证明,这位苏南汉子的商业眼光和敏锐“嗅觉”。1992年项目投产后不久,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迎来了基础建设的高潮,不到3年就将投资全部收回。

沈文荣并没有就此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深知办企业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1993年,沈文荣再行惊人之举,投资13亿元,兴建具有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亚洲第一座“90吨电炉——高线短流程生产线”。2002年,沙钢又以2.2亿元购买了欧洲最大的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其下子公司霍施钢厂,将这座世界上最壮观的工厂整体搬到中国,而沙钢的产能也一跃升到1000万吨,成为沙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

几次冒险之举,最终都为沙钢赢得了超越常态的发展速度。孟建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把一个靠45万元集资建设的镇办作坊发展成为一个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钢铁集团,没有非凡的魄力、准确的市场判断力是很难办到的。

“抠门”的首富

2002年,当胡润首次强行把沈文荣按在富豪榜榜单上时,他曾怒不可遏。“视富如仇”的沈文荣一次次被推上富豪榜,他轻描淡写地表示,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符号,我还是靠领工资吃饭。

在沙钢人的心目中,已是亿万富豪的沈文荣生活不讲究。终年一身普通的衣着,食堂里粗茶淡饭,居住在沙钢总部的公寓房内。如果出差,只要在上海、南京等周边地区,沈文荣无论多晚都要赶回沙钢然后回家。如果出国考察坐飞机,他也从来不舍得买公务舱的机票。

在沙钢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一次,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跟沈文荣一同出国,沈文荣照例买了经济舱,大块头的沈文荣挤得难受,只能靠在走廊里。倪德麟问:“沈老板啊,你现在也是不小的老板,干吗这样亏待自己?”沈文荣带着他一贯的笑容坦然说道:“能省点就省点,这些都无所谓。”经过这次,倪德麟评价沈文荣是个“天生会赚大钱却永远也学不会消费的钢痴”。

与荣智健等其他身出名门的富豪不同,从小生活的艰难是沈文荣的第一笔财富。由于父亲去世得早,兄弟姐妹6人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只有三间茅草房,食不果腹,日子非常难熬。沈文荣初中毕业后,先辍学回家务农3年,1965年才考取了中专。1968年中专毕业,他才进入江苏省沙洲县锦丰轧花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1979年,身为厂长的沈文荣曾努力要改掉“农民”的身份,希望政府把这个农民集体办的小钢厂改为“全民所有制”,让厂里的农民都可以成为国家的工人。然而,沈文荣的努力失败了,“人家政府不要,还是当咱的农民吧!”

但正是这个农民的“烙印”,成就了今天的沈文荣和沙钢。因为是农民,国家才承认他是企业的创业者和所有者,才有了改制时的丰收;因为是农民,才懂得艰苦奋斗,破釜沉舟,把企业办好;因为是农民,不懂钢铁、不懂冶金,才使他对“钢铁”不耻下问、谦虚好学,始终盯着最先进的东西。

在购买国外生产线,亦或收购国内钢铁公司时,沈文荣始终坚持“小企业”的灵活性,从而在效率上胜过竞争对手。在沙钢,从行政管理人员到车间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沙钢共有职工7800多人,而和沙钢同样生产规模的许多钢铁企业的职工人数却是沙钢的一倍以上。与其他大公司相比,沙钢的工人一个当两个人在使。这里面企业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文荣说过:“贪图享乐的不配做沙钢人,从我做起,沙钢上下必须为下一步的发展继续加速资金积累!‘吃光用光’属于自然经济落后的东西。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史,注定了我们是必须要拼命去抢时间创大业的一代人,我们想逃都逃不脱!临阵脱逃,也可以,但我们会被子孙后代骂!”

跻身世界的理想

跻身世界钢铁企业巨头,是沈文荣长久以来的理想。要做世界一流的钢铁企业,必须以全球视野来打造自己的战略供应链。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钢产量占全球1/3强。但中国钢铁工业也有先天弱质,中国缺少优质的铁矿石,中国钢铁工业发展越快,原料的缺乏就越凸显。”沈文荣说,“因此,中国的钢铁企业要在金融危机中有所突破,就一定要有全球化的眼界和思维,用全球化的优势来弥补我们的天生弱质。”

2009年头2个月,在钢铁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沙钢产销率继续保持100%,这在国内大型钢企中也堪称奇迹。在总结沙钢应对危机的成功经验时,沈文荣归结为对市场需求的清晰认识:“中国现阶段仍然处于基础建设大发展时期,4万亿扩大内需项目,大部分都是基建,建材用钢需求只会增不会减。沙钢正是看准这一前提,全力投入建材用钢的产销。”

此外,沙钢目前所有的工艺装备均达到一流水平,且与世界接轨;主要走产品的多元化,从低端到高端,使得沙钢在市场上的应变能力要高于对手。而沙钢自己拥有的码头,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减少了很多航运成本。

从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产品出口国外、介入全球资源供应链,沈文荣正率领着沙钢朝着世界钢铁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然而,与沙钢发展同样重要的问题,也摆在了沈文荣的面前:能够接替沈文荣,将沙钢管理得更好的继任者。雷厉风行的沈文荣个人拥有29.8%的股份,对于沙钢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其管理团队掌控着87.7%的股权,存在着“一股独大”的弊端。这样一种体制,能够迅速调整战略、调动资源,但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将无法支撑起一个全球布局的钢铁帝国。毕竟,像沈文荣这样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并不多见。

(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章录入:admin]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评论:
  热门文章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 广告投放 | 站内留言 | 
 版权所有 © 2007-2023 张家港市华讯网络集成有限公司-钢材超市™ Copyright © 2007-2021 苏ICP备05001389号-2 www.zggccs.com    页面执行时间:265.63毫秒